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名家各派疼痛学理论 >> 正文 名家各派疼痛学理论

《无痛一身轻》笔记(二)

来源:莲花疼痛网    发布时间:6/26/2012 9:44:05 AM
《无痛一身轻》笔记(二)
第六章 肘、前臂和手臂
腕管综合症
   传统观念中,手和手指上的疼痛、麻木、麻刺感、僵硬、烧灼感或肿胀这类表现时,认定是“腕管综合症”或“周围神经病变”。肌筋膜触发点是所有这些症状的唯一病因。
   斜角肌、肱肌、斜方肌、前臂肌肉触发点是引起大部分问题的原因。
   腕管位于腕内,由腕骨、韧带和其他使连接它们的纤维组织组成,正中神经和一些肌腱穿过腕管伸到指和手部。
腕管综合症最大的特点是神经受压所产生的影响。关键是发生在锁骨后方的胸廓上口处,锁骨下血管和臂丛神经此处穿行,手臂的血液和淋巴回流障碍是腕和手肿胀的常见原因,导致腕管活动受限。需要关注的部位是胸廓出口而不是腕管。
   斜角肌变短,胸廓出口缩小,斜角肌上提第一肋骨使之更靠近锁骨,并压迫穿行于两者间的血管和神经,神经受压迫。引起手和指麻木和麻刺感的常见原因。
   胸小肌、肱三头肌、肱肌、前臂肌肉也压迫臂丛神经,引起前臂和手的麻木。
   记住:在解决你的腕管综合征时,有一条好的原则,斜角肌是引发问题的根源,从斜角肌着手。多注意下斜角肌就能立刻改善肩、臂和手的许多症状。
   注意:后锯肌、小圆肌、胸小肌、肱三头肌、喙肱肌、旋后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屈肌,指屈肌、旋圆肌内的触发点也能引起手和指的麻木。
网球肘
特拉维尔和西蒙认为:肘部疼痛和乏力最常见的病因是前臂肌肉的触发点而非肌腱炎。
休息不是最好治疗方法,休息会使触发点进入一种安静的、潜伏的状态,无法根治它,在解决任一问题时,两种或以上的肌肉可能会引起同一位置的关联痛。
肘内侧疼痛——“高尔夫球肘”。
前臂和手部安全按摩
用手指或拇指施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前臂肌肉的使用。手指或拇指尽可能趋近垂直于皮肤,这样就可以通过指尖用力。就像是一种非常长的刺针的末端,成直线作用于肘关节。当正确完成此技巧时,肩部肌肉和身体重量作了大部分工作,且前臂和手的肌肉依然保持相对放松。
骨间肌的触发点是各种指和指节痛的来源。手指内没有肌肉,仅有许多肌腱。前臂和手肌肉通过这些肌腱, 从远处控制手指的活动。
一、  肱肌(图6.3)
位于肱二头肌深面,肱骨下半部的前面,三角肌附着点下方,至于尺骨茎突。
  1、触发点在肱二头肌外缘下方,肘部皱纹上方和内侧边缘的下面。
2、引起肘关节难以伸直。
3、引起拇指基底部的疼痛。
    肱肌和斜角肌应作为拇指区域的关联痛首要考虑的对象,当拇指的疼痛是关联痛时,按摩它纯属浪费。
  4、计算机使用者总是有肱肌触发点,演奏者受着右手拇指的慢性疼痛和麻木的折磨,问题在肱肌。
手和指的伸肌
伸肌在前臂的背侧,它们的上方附着于外上髁,通过长肌腱连接于各类手和指的骨头。伸肌时手向背侧弯曲并使手指伸直或抬起。
伸肌的触发点引发肘外侧,前臂、腕手指的背侧的疼痛容易出现不明原因掉东西。
一、桡侧腕长伸肌:连接于肱骨外上髁及食指掌基底部(图6.5) 
1、网球肘的常见原因。
  2、引起前臂外侧及腕和手的背侧产生烧灼痛。
二、肱桡肌(位于桡侧腕长伸肌旁,图6.9)和旋后肌(位于桡侧腕长伸肌和肱桡肌的深部,图6.10)。三块肌肉一并治疗)
二、  桡侧腕短伸肌:联接于外上髁和中指掌骨基底部,(图6.11)
1、引起腕和手的背侧疼痛。
  2、引起紧张、压迫桡神经、手的麻木和麻刺感。
四、尺侧腕伸肌:连接外上髁和小指掌骨的基底侧。(图6.14)
  1、触发点是腕和手的尺侧疼痛的最常见病因,感觉扭伤了腕部。
五、肘肌:连接于尺骨和外上髁并和肱三头肌一起伸直肘部。(图6.17)
  1、引起外上髁的关联痛,对网球肘疼痛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六、指伸肌:位于前臂外侧或头发侧,在肘以下2——3英寸,连接外上髁和指骨、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伸直或伸展,肌肉对应每个指多有一个独立的肌腱,食指也连于指伸肌,但主要受食指伸肌的控制)(图6.19、图6.20)
1、触发点是手指僵硬的主要病因,痛觉直至外侧肘和中指、无名指的第二指节。
  2、食指伸肌触发点把痛觉传至腕、手和食指的背侧。
一、桡侧腕屈肌:连接中间外上髁和食指掌骨。(图6.24)——桡侧腕长伸肌
1、引起拇指基底部附近的手腕内侧产生关联痛,误为手腕扭伤。
2、沿着前臂内侧的中心下行。
二、尺侧腕屈肌:连接中间外上髁和豌豆骨。(图6.28)
  1、发送痛觉至腕的尺侧,手的根部和肘内侧疼痛。
  注意:腕尺侧的痛感可能来自尺侧腕屈肌或尺侧腕伸肌或同时来自两者。
   2、紧张时,它压迫尺神经,导致抓握无力,无名指和小指的烧灼感或麻木感。
二、掌长肌:位于前臂桡侧腕屈肌和尺侧腕屈肌之间,偏向尺侧的狭长肌肉,连接于中间外上髁和手掌大多数肌腱(图6.30)
1、导致手掌的烧灼感或针刺感,不会引起指痛。
四、指屈肌:肌腱向下连接于指骨(图6.32)——指伸肌
1、触发点发送尖锐痛至于指内侧缘,误诊为腕管综合征。
2、手指颤动可能是来自于指屈肌出发点。
五、旋圆肌和旋方肌 
旋圆肌:连接于尺骨顶端和中间外上髁,至于桡骨的约中下方,引起肌肉挤压正中神经,导致手部麻木会误归于腕管综合征。(图6.33)—指伸肌
   旋方肌在腕部连接尺骨之间。(图6.33)
六、拇长屈肌:连接在指甲对面表面上的拇指的末节,另一端连接于桡骨全长的大部分。
  1、引起拇指末节的疼痛和触痛。
  2、弯曲拇指时,会引起末段拇指关节被锁住或发生爆裂声。
  3、拇指屈肌肌腹位于前臂内侧桡侧(拇指侧),腕部上方约1/3处。
手有疼痛,麻木和其他症状时,首先查看远处的部位。
最后再检查手本身。解除前臂和更远一些部位的触发点非常有可能解决问题。
手上有18块肌肉,只有肌腱位于手指处。
一、  拇对掌肌(图6.38)
1、触发点发送疼痛至内侧腕的桡侧(拇指侧)感觉像扭伤了腕部。
 2、难以用钢笔或铅笔写字或难以进行手部的精细操作。
 3、在整个拇指的粗大基底部寻找触发点。
二、拇内收肌(图6.41)
1、触发点送痛觉至拇指基底部。
 2、牢记:斜角肌、肱肌、桡侧腕长伸肌、旋后肌、肱桡肌发送痛觉之拇指基底部两者。
1、骨间肌在手的四块掌骨之间的空间。(图6.44)
2、触发点发送痛觉至指和最后指关节的边侧和下侧,导致指僵硬、无力、和笨拙,引起手指麻木。(图6.45)
  3、短拇指肌肉和第一背侧骨间肌是作家痉挛的常见病因所在。
  4、记住:许多肌肉包括上后踞肌、前锯肌、背阔肌、胸小肌、胸大肌、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和肱三头肌,可发送痛觉至无名指和小指。
  5、无名指和小指及手尺侧的麻木来自尺侧腕屈肌、胸小肌、肱三头肌、小圆肌和斜角肌。
第七章 胸部、腹部和生殖器痛
胸部触发点导致后背疼痛,心律失常,假心脏疼痛。会导致脊柱的异常弯曲,引起手和手指的麻木,误诊为腕管综合征。
引起心痛、痛经、胃胀气和气体。
来自下腹部的肌筋膜痛和骨盆内触发点在腹股沟、直肠、子宫、阴道、睾丸内被感觉到。
由骨盆内触发点引起的前列腺症状和男性性功能无能并不罕见,两性性交痛产生的来源也不例外。
一、胸大肌
 1、引起胸部和肩前方疼痛,并沿着内侧臂和手的尺侧下行,进入无名指和小指。
 2、下边界的出发点导致心律不齐,只会发生在右侧。
3、引起肌肉紧缩,肩部朝前位,上背部内持续收缩。导致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产生触发点,间接使胸大肌成为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所致的许多症状的最终原因,缩短的胸大肌增加二块肌肉的负担。
4、锁骨区的触发点将痛觉移到肩前方(图7.1);胸骨区内触发点将疼痛移到手臂内侧和肘内侧(图7.2),它们还引起胸大肌中央区域产生疼痛;肋骨外侧缘的触痛点将痛觉传导到乳房并使乳头敏感(图7.3);在距胸骨末端两英尺的右侧肋骨间可发现触发点,引起心悸,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示现(图7.4)。
5、乳房丰满的女性,其乳房重量和上背部疼痛间的关系,她们不知道乳房的
总量会造成胸部肌肉的劳损。
二、锁骨下肌:位于锁骨下,连接于锁骨中间与胸骨连接处附近第一肋骨末端。(图7.8)
1、引起拇指侧,拇指、食指、中指的疼痛。
2、引起锁骨下方的疼痛,肱二头肌和前臂桡侧。
三、胸骨肌:95%的人没有胸骨肌,位于胸骨旁,没有显著作用。(图7.9)
1、促发严重的干咳嗽。
2、引起疼痛可于胸部中心区域被感知。
 注意:胸骨肌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后疼痛,持续存在的真正原因。用手沿整个胸骨两侧寻找。
四、胸小肌(图7.10)
1、痛觉累及整个乳房区域和内侧臂,内侧肘、手的尺侧和中指、无名指、小指。误诊为心脏病的征兆。
2、手和手指肿胀不是胸小肌触发点引起的,是紧缩斜角肌下方而不是胸小肌下方穿行腋窝静脉而引起的。
    3、胸小肌挤压臂丛神经引起的前臂、手或指的麻木,可能误诊为腕管综合征或周围神经病变。提重物损伤,通常同时检查胸小肌和斜角肌的触发点。
 五、前锯肌(图7.12——图7..13)
肌肉附着于肋骨和肩峰内侧缘,后半部分位于肩胛下肌和肋骨之间,身体侧最突出的肋骨上,距腋窝正中下方3——4英寸(7.5厘米——10厘米),找到触痛最重要的前锯肌触发点。        
1、引起双侧中背部的肩峰下缘出现疼痛,可转移到手臂和前臂内侧及手的小指侧。
 2、跑步者“边侧刺痛”的一个原因就是前锯肌的触发点。还可来自隔肌或肋间肌的触发痛,难以摆脱的话,检查手臂下方的整个肋骨区域,包括腋窝与下端肋骨连接的腹部斜肌的触发点也可引起侧身刺痛。
3、触发点可以增加与心脏病发作相关的痛觉。
  4、前锯肌出现问题时,会增加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后锯肌(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的负担,最后导致强迫呼吸。后锯肌和后锯肌是拮抗关系。
六、隔肌和肋间肌(图7.17) 触发点和关联痛区域
 1、引起肋骨下方痛,痛觉通常发生于呼气时。同前锯肌一样“身侧刺痛”和“呼吸不足”。误为“肋软骨炎”或“肋骨的炎症”。
  2、干咳引起隔肌内产生触发点。
七、腹部肌肉(自然分娩时腹肌的过度用力会使女性腹部留下无数触发点)
覆盖了腹部的前面和两侧面,有腹直肌、腹斜肌(外层:腹外斜肌;中层:腹内斜肌;内层:腹横肌)组成。
1、引起腹部,身体两侧和后背的疼痛,关联区腹腔内脏器、男性女性的生殖器官痛。
上腹部:沿着肋骨从中心向外达侧边搜寻所有的。(图7.19)
1、引起的上腹部痛、恶心、喷射样、呕吐、食欲不振和厌食。
中腹部(图7.20)
  1、引发急性腹痛、胃痉挛和慢性腹泻。如果无发热以及阑尾炎相关的血液检测结果,可试着寻找此处腹壁是否存在触发点。
下腹部(脐水平线以下 图7.22)
1、引发膀胱的疼痛和痉挛而导致尿潴留,引发排尿困难或排尿失控。
   2、引起性器官的关联痛,女性的痛经,其中,下腹部最痛苦的表现——阴茎和睾丸的疼痛。
   3、一侧触发点可引起两侧或腹部另一侧症状。
   4、引起后背的关联痛、呈水平播散而且范围很广。(图7.23)
   5、深呼吸时感觉背部疼痛会加重,提示腹部存在触发点。
八、腰肌(图7.29——图7.30)
通称髂腰肌,由腰大肌和髂肌合成,主要功能屈髋关节,向上抬起大腿或向前抬腿脐水平线上,治疗距脐下约2英寸的腹部深部可找到主要触发点,在脐与髂骨连线的中间部分进行搜索。
1、引发下背部和腹股沟疼痛的常见病因。
 2、引发一些妇科症状。
 3、关联痛区位于同侧下背部。触发点严重时,肩胛骨下与上臀部之间整个区域都觉得疼痛。
 4、引起腹股沟和大腿上部的关联痛。
 5、引起男性和女性的腹部和生殖器部位的关联痛。
 6、晨起,下背部痛,伴有髋关节或腹股沟区僵硬,连站起来也困难,腰肌有问题。
 7、腰肌紧缩所致的姿势变形还会使背部和颈部肌肉超负荷工作,一块肌肉促进另一块肌肉内触发点形成的联动效应,最终会让全身各处均出现触发点。
   按摩腰肌时,保持仰卧并伸直双腿,然后,曲膝身体转向对侧,竖直向下按即可达到腰肌。手指应位于腹直肌外侧缘以外,正好置于腰肌上,深深按压并感觉与腹直肌平行的圆形硬物(图7.26)。
从腰肌的外侧缘朝着内侧缘横向推抚,也可纵向按摩肌肉。缓慢地推抚移动距离1英寸(2.5厘米 ),用手指移动皮肤。在第12肋的下方与腹股沟间的区域内查找触发点。
   缓解的腰肌后,可试着寻找腰方肌、股直肌、阔筋膜张肌、臀肌、腘绳肌腱的触发点。
九、骨盆肌肉
1、骨盆肌肉的触发点的关联区包括生殖器、会阴、膀胱、尿道、下腰部、直肠、尾骨和臀部。阴道也常受其影响。对女性痛经,对男性前列腺问题和阳痿,同样能引起男性和女性的排尿困难。
  2、会阴的位置较浅,在女性,位于肛门和阴道中间;在男性,位于肛门和阴茎基底部中间,可以在整个区域内找寻触发点。
3、女性经受的许多下背部疼痛可能都是来自骨盆肌肉的触发点。
  4、紧绷的骨盆肌肉能够牵拉骶髂关节,使相关骨头出现位置异常,引起下背部和腹股沟区疼痛,只有根除了肌肉自身的触发点才能确保矫正的稳定。
  5、激烈的性交可引起骨盆肌肉特别是与生殖器的活动与功能相关的肌肉内产生触发点。
  6、慢性骨盆炎、子宫内膜炎、也能促进骨盆肌肉内产生触发点。
7、男性环绕阴茎底部的肌肉对应着女性阴道开口内侧的那对肌肉。即球海绵体肌。这对肌肉的触发点引起女性在性交过程中产生疼痛。对于男性导致阳痿。对两性,它们能导致性交后会阴疼痛。
8、懒散地坐下并依靠尾骨支撑的习惯极可能是导致骨盆区域疼痛的主要原因。
   记住:骨盆底部肌肉必须支撑住腹腔和盆腔。引起膈和腹肌剧烈收缩并向下转送力量的活动有可能使骨盆肌肉严重超负荷。
     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肛提肌(耻尾肌、髂尾肌——从肛门内治疗)尾骨肌
         第八章  中背部、下背部和臀部痛
触发点使肌肉持续紧张,是许多脊柱问题的根本原因。肌肉张力取代了椎骨引起神经压迫和椎间盘的压缩。
臀部肌肉的触发点是引起下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下背部肌肉的触发点向下转送痛觉至臀和髋部,另外,腹肌和腰肌的触发点也可以转送痛觉到背部,不要认为问题总在感觉疼痛的部位。
深层脊柱肌群(由浅入深)——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肋骨提肌(图8.2)。
A—  半棘肌、B—多裂肌、C—回旋肌、D—肋骨提肌
引起的疼痛主要位于触发点周围,协助脊柱扭曲和弯曲后再变直。
1、引发疼痛感觉像脊柱本身的疼痛——深层脊柱肌群。
2、小肌肉的持续紧张会把一块或以上的脊柱骨拉向一侧而出现局部的偏曲。
3、采用按摩疗法或整骨疗法是有可能成功调节脊柱问题的,因为可能碰巧解除了深层脊柱肌肉触发点。
4、引起的疼痛向前可转送至腹部,向下可至臀部。
5、触发点深压按摩直接被解除时,病人经常感觉脊柱突然主动回到正确的位置。
6、深部脊柱肌肉长期的持续紧张可能是脊柱侧凸的原因之一。
7、深层脊柱肌肉的触发点非常靠近脊柱,放松的唯一机会是在你完全站直时,此时体重是均匀分布在脊柱两侧的。
 浅层脊柱肌群——最长肌、髂肋肌,棘肌。(图8.4  图8.5)
       1、髂肋肌触发点引起的疼痛投射至身体前方或内脏器官,误为心绞痛。
       2、下背部疼痛的一部分可能来自于比目鱼际的触发点。
       3、认真对待潜伏性触发点,额外加压,可使其变成一个活动性触发点。导致脊柱侧凸,由触发点引起的肌肉持续紧张还可使髂骶关节脱位,引起骨盆扭曲或跷起。
   一、下后锯肌:连接下背部的4块椎骨和第9——12肋。(图8.7)
1、表现为局部的疼痛,误为肾不适的一个表现。
2、引起肌肉紧缩,限制活动,尤其是在弯曲或扭曲时。
二、腰方肌(连接于腰椎侧同骨盆两侧顶端连接的四方形肌肉) (图8.8  图8.9)
1、引发的疼痛出现在髋部、臀部或骶髂关节附近。
2、出现在腹股沟或者大腿的下部。
3、强烈收缩限制骨盆活动,使腰椎和骶髂关节移位,导致臀小肌产生触发点,出现坐骨神经的症状。
 三、臀大肌(图8.14  图8.15—8.16)
1、痛不会引起远端部位的疼痛,出现在下腰部、臀外侧,臀沟这些,至骶髂关节。
2、弯腰无法触到脚趾,一部分原因有臀大肌挛缩引起。
3、尾骨部的疼痛事实上是来自附近触发点的关联痛,,关联痛由两边回合到中间尾骨部。
注意:缓慢地、用力地按摩触发点比静止按压的效果好。
四、臀中肌(图8.19 图8.20 图8.21)
1、引发的疼痛出现在腰线以下,有时延伸到臀部。
2、是妊娠晚期出现腰部和臀部疼痛的原因。
3、向下牵拉骨盆,使下腰部曲线消失,变僵硬,活动受限。
五、犁状肌(图8.31、8.34)
1、引起很多麻烦,特别是对女性,是男性的6倍。
2、关联痛表现在骶骨、臀部、可能放射到大腿后侧肌肉群。
3、犁状肌的紧张可以使骶髂关节扭曲,导致骶骨倾向。
4、引起坐骨神经的疼痛比来自触发点所引起的症状会更明显,表现在大腿的后部、小腿、脚底,还会感到臀部、大腿、小腿、足部的肿胀。
5、更糟糕的是:紧张的犁状肌可以压迫阴部神经,引起男性性无能。在两性可以表现为腹股沟、阴部、直肠的疼痛。
唯一的方法,轻微地拉伸你的肌肉。
注意(图8.34):一侧脚放在另一侧腿的外边,另一侧手牵拉膝盖。触发点在敏感的压痛时,不要尝试这个方法,用力牵拉使消失的触发点重新激活。   
6、触发点失败之后,对犁状肌进行骨盆内的按摩,即进行直肠内按摩,效果是非常好的。
7、去解除所有影响骶髂关节的肌肉触发点, 骶髂关节就回复到正常位置。
   如果有人对你说,休息可以解决肌肉和筋膜所引起的疼痛问题,不要听他的。有一个经典的原因不活动可以引起触发点。             
附:运动骨盆的肌群
骨盆的基本运动有:前倾、后倾、侧倾、旋转(左右回旋)和环转。
1、  使骨盆前倾的肌群:髂腰肌——股直肌——耻骨肌——缝匠肌——臀中肌—      —臀小肌——长收肌——股薄肌。
2、  使骨盆后倾的肌群:腹外斜肌——腹直肌——臀大肌——臀中肌——腘绳肌——大收肌。
 3、使骨盆侧倾的肌群:臀中肌——臀小肌。
 4、使骨盆旋转的肌群:臀大肌——梨状肌。
第九章  臀部、大腿和膝部
臀部和膝部的疼痛是运动障碍的主要原因,其大多来自大腿肌肉触发点的关联痛。
当臀部和膝部的关节痛的时候,首先要寻找触发点 。
关节炎、韧带损伤、关节软骨的退化,是臀部和膝部疼痛最常见的医学原因。
一、阔筋膜张肌(图9.1)
1、功能——曲膝曲髋,向前或侧方提起大腿,使大腿内旋。
2、引起髋关节疼痛,位于大转子的前方,误为髋关节的滑囊炎引起和髋关节的软骨退化。
3、阔筋膜张肌紧张导致骨盆向前倾和背部的曲线过度增大。
 4、该触发点的疼痛误为髋关节的滑囊炎或髋关节的软骨退化。
5、肌肉僵硬是存在触发点的信号。过度使用带有触发点肌肉能很快地激活触发点并且导致疼痛。
6、大腿外侧的髂胫束的紧张是由于阔筋膜张肌和臀大肌收缩引起的,髂胫束的明显压痛点是由股四头肌的一部分股外侧肌的触发点引起的。
二、缝匠肌(最长肌)(图9.5  图9.6)
  1、引起皮下的烧灼感和刺痛感。
  2、触发点不会引起膝内侧强烈的疼痛,但会使其变得敏感,引起侧身躺下两腿并起来变得很不舒服,误为膝关节病变所致。
3、引起大腿的前部和外部浅表的烧灼感、麻木、痒和刺痛。
  注意:缝匠肌很少因自身问题出现症状。一起出现问题的肌肉有股直肌、股内侧肌、腰肌、阔筋膜张肌、臀大、臀小肌、犁状肌、内收肌。
股四头肌(最大、最重、最有力的肌肉)
  四个肌肉通过一个共同的肌腱连接于髌骨。
触发点是膝部疼痛的主要原因,误为腱炎、膝关节炎或关节韧带和软骨损伤证据,把疼痛问题归结为关节问题的治疗往往是很难成功的。
小儿生长痛(腿痛和膝痛)来自于股四头肌的触发点的关联痛。
一、股直肌(大腿前部——髋骨直接延伸到胫骨) (图9.10  图9.11)
1、引起膝内部、髌骨下方疼痛。
 2、穿高跟鞋走路肯定是引起股直肌出现触发点的一个原因。
二、 股中间肌(位于股直肌下方,两者的大小一样)  (图9.15)
 
1、引发的疼痛位于大腿中部,有时向下放射到达膝部。
 2、股中肌和腓肠肌的触发点共同作用可以导致膝关节的制动,几乎不能活动。
三、股内侧肌(图9.17   图9.18))
1、引起大腿内侧和膝关节疼痛,膝部痛集中在大腿的下方靠内侧,误为关节炎。
 2、八字脚是跖骨痛症的典型表现。
3、潜伏性触发点不产生疼痛。
四、股外侧肌(图9.22—— 图9.26)
1、引起臀部和大腿外侧疼痛,在肌肉后缘的触发点引起膝后部和臀部疼痛。
  2、正常的髌骨位置是由股外侧肌和股内侧肌共同维持。
3、不要漏掉大腿后侧的触发点,许多股外侧肌的触发点是很深的,像是在骨头上的一样。
4、“生长痛”大多数是没有诊断的肌筋膜疼痛。
大腿内侧肌肉(图9.30)
在性生活中,女性大腿内侧的肌肉过度地拉伸和收缩,拉伤这里肌肉的危险性是很高的。
疼痛感觉位于髋关节和骨盆内部,引起女性性交时疼痛,误为直肠、膀胱或妇科的疾病,男性误为直肠的、膀胱的、或前列腺和腹股沟疝的问题。
   大腿内侧肌肉的触发点的疼痛被视为髋关节关节炎,被误为软骨退化引起的,导致不必要的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
  引起的疼痛位于大腿内侧,延伸到膝部和胫骨部位。
  术后,持续的疼痛,绝大多数是由于髋关节手术导致的大腿内侧肌肉触发点产生的。
一、  耻骨肌: 耻骨下方,止股骨的背部上端,其作用把腿交叉起来。(图9.31)
1、极度地伸展大腿会引起疼痛,但腿部活动范围一点不受限制。
2、在性交中,有些女性强有力地把大腿并在一起或者分开,会使大腿内侧肌肉和耻骨肌产生触发点。
3、腹股沟部位有严重的疼痛,典型的耻骨肌症状。
4、髋关节的置换术后,为病人留下“神秘莫测”的疼痛——耻骨肌。
5、不要翘二郎腿或把两腿夹得很紧坐很久,
6、引起腹股沟疼痛——内收肌肉群(5块)和髂腰肌。
二、长收肌和短收肌(统称长收肌) (图9.34)
1、触发点是最常见的腹股沟疼痛的病因,典型的疼痛是髋关节的深部痛。
2、引起臀部肌肉萎缩,限制大腿各个方向运动和外旋,内侧肌肉被拉紧。
3、小孩的腹股沟和大腿内侧疼痛常由该肌肉引起。
4、常被误诊为关节炎。
三、  大收肌:第三大肌肉,起于耻骨和坐骨之间,止于膝部上方,位于长收肌和短收肌的后侧。(图9.39—9.40)
1、主要功能——内收大腿
2、引起骨盆内的疼痛——上部触发点。(图9.39)
3、引起腹股沟到膝盖整个大腿内侧疼痛和僵硬——中部触发点。(图9.40)
4、臀部内收时(伸展大腿)使来自大收肌的触发点的疼痛加重。
5、滑倒,穿高跟鞋对大腿内侧肌肉有损害。
四、股薄肌(第二长肌,起于耻骨,连于胫骨上,大腿内侧最浅的肌肉)(图9.43)
1、触发点由大腿内侧其他肌肉的触发点的关联痛所引起。
2、引发的疼痛位于肌肉的局部,不会放射到其他的部位,走路时可减轻疼痛。
3、通过大腿内侧寻找较浅表的压痛就可以了。
大腿后侧肌群
   大腿后侧肌群的触发点导致臀部肌肉出现潜挛缩,屈曲髋关节时,大腿后侧肌群触发点引起的效应会使缝匠肌、股簿肌、腓肠肌、跖肌在曲膝的运动中负荷加重。
一、  股二头肌 (图9.45)
  1、引发疼痛主要是膝后部的钝痛,向大腿后侧发散。
  2、疼痛集中在腓骨头上,有时向上延伸到大腿的后侧,向下放射到小腿上部。
二、半腱肌和半膜肌(坐骨——胫骨上端内侧)
  1、上述二肌引起疼痛主要在大腿后侧上部的臀沟附近(图9.47)。
  2、沿着大腿内侧向下传送到小腿部位。易误诊为:腘窝肌腱炎“,坐骨神经痛”。
  3、大腿后侧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腘肌、跖肌)的僵直,会导致下腰部长期疼痛,骨盆向后倾斜,背部曲线变平,头向前倾,上背部和颈部的紧张,导致身体远端部位出现疼痛(下颌、面部、头痛),总之,甚至慢性头痛可能是由于大腿的后侧肌群引起的。
三、腘肌(上端附着于股骨下端的外端,下端附着于胫骨的内侧)(图9.48)
1、只有当股二头肌的触发点去除后,疼痛存在,才考虑腘肌的触发点。
2、引起膝盖后部的疼痛,误诊为肌腱炎,半月板后者其他膝部组织的损伤。
3、触发点在膝部皱纹的深部,腓肠肌两个头间找到。下楼梯时疼痛加剧。
四、跖肌:它的长肌腱附着于跟骨,加入跟腱。(图9.51) 
 1、触发点集中在膝后部,向下延伸到小腿的上部。
2、触发点在熠痕的部位,腘肌触发点上方1寸处。
10 小腿、踝部和足部痛
 小腿前侧肌肉
   脚踝前部的疼痛来自于小腿前侧肌肉的触发点,脚踝后方跟腱的疼痛一般是由小腿后侧肌肉引起的。
胫骨外侧(即小腿前侧肌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引起的疼痛,发射至踝部前方,脚和脚趾背面;小腿前侧肌肉引发大腿脚趾的肌筋膜痛,误为痛风。所引起的慢性疼痛,导致外胫炎,那是胫骨肌附着点,因为紧张的拉力所引起的剧烈疼痛状态。
一、胫骨前肌(图10.2)
  1、引起小孩脚和踝部“生长痛”的主要原因。
2、引起大脚趾内侧和背侧、脚踝前部的疼痛。被认为是痛风。
注意:胫骨前肌和拇长伸肌的关联区域包括大脚趾、第一跖骨头,脚趾和足背连接的内部位,疼痛有时感觉在关节。
真正的痛风,就是关节里出现了尿酸盐结晶,是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就是你的血液里出现了大量的尿酸。
3、引起跌倒和推测中的平衡问题。
4、肌肉疼痛区域和胫骨前肌相重叠,还包括3号腓骨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趾短伸肌、拇短伸肌。
5、触发点位于胫骨的中上1/3的位置。小腿前侧肌肉的触发点会使后侧的肌
肉(胫骨后肌肉等诸肌)过度劳累。
  6、当胫骨前肌有问题时,检查腿部其他肌肉有没有触发点。
二、趾长伸肌和拇长伸肌(均位于胫骨前肌的深部,趾长伸肌附着于胫骨的上方和腓骨的全长,另一端的四个肌腱附着于四个小脚趾趾骨,拇长伸肌起源于腓骨中部,下降附着于大脚趾趾骨。
  1、趾长伸肌(图10.8)的触发点疼痛传送到足背,有时出现在四个小趾趾尖和脚踝前方上部。关联痛的分布区域和胫骨前肌、趾短伸肌、3号腓肠肌、骨间肌引起的疼痛会重叠。
2、趾长伸肌的紧张可能会压迫深部的腓神经,引起小腿前部肌肉的无力,抬腿困难,可扩展到踝部前方。
3、拇长伸肌(图10.9)的触发点导致大脚趾痛,第一跖骨头附近,脚趾和足部连接的部位。
  4、在膝部和踝部的中点寻找拇长伸肌的触发点,在胫骨的外侧缘。
小腿外侧肌肉——腓骨肌
   引起关节外侧疼痛的主要原因。
一、腓骨长肌(图10.13)
     1、引起脚踝外部的疼痛,集中在外踝的上方和下方,外踝或腓骨的球状端在踝部是很明显的。踝部疼痛和压痛的症状误诊为关节炎。
     2、引起踝部无力,导致小腿、踝部、足背上方的麻木。
     3、腰椎间盘压迫引起的症状相混淆,先排除腓骨长肌的触发点问题。
     4、触发点位于腓骨头的下方,触发点位于腓骨头上——股二头肌。
  二、腓骨短肌(图10.17)
1、同腓骨长肌的疼痛区域相似,疼痛可能会在脚的外侧延伸得更远些。
2、大约在小腿的中下1/3处,为腓骨短肌的触发点。
三、3号腓骨肌(图10.19)
  1、其他因素排除后,可能就是3号腓骨肌引起的踝部疼痛和无力。
  2、3号腓骨肌的触发点位于腓骨和跟腱之间,疼痛区域和腓骨长肌相似。
    3、87%的人没有3号腓骨肌。
小腿后侧肌群(5块)
一、腓肠肌(图10.23  图10.24)
1、触发点一般出现在足部。
2、引起足弓的疼痛,是腓肠肌有问题的前兆。
3、引起大腿后侧、膝部、脚踝内侧的疼痛。
4、中部触发点引起夜间小腿的抽筋,因肌肉挛缩和压迫,妨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会使走路和跑步时出现抽筋。
5、引起腰椎病相类似的症状。
6、身体欠佳可能是引起小腿后侧障碍的最常见的原因。
二、比目鱼肌(图10.28  图10.29  图10.30)
1、触发点是脚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
2、引起骶髂关节部位的疼痛和下腰部肌肉的挛缩,下腰部的疼痛可追查到是比目鱼肌引起的。甚至引起下颌疼痛的例子和内踝的疼痛。
3、胫骨后肌和比目鱼肌内侧缘的触发点引起内踝的疼痛。
4、引起脚后跟、小腿、踝关节的后部。
5、脚后跟和跟腱的疼痛大多来自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足底方肌。
6、导致小腿静脉曲张,静脉炎和其他的循环系统系统问题。
三、胫骨后肌(图10.32)
位于比目鱼肌和腓肠肌与胫骨和腓骨之间,在腓肠肌二个头间的垂直线上寻找压痛点。
1、引起胫骨后肌无力,使踝关节内屈、足弓消失了。
  2、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跟腱。
3、大多数的跟腱炎是误诊,问题在于小腿深部肌肉所致。
四、  趾长屈肌(图10.33)和拇长屈肌(图10.34)
趾长屈肌在胫骨后方比目鱼肌和腓肠肌的深部,拇长屈肌在腓骨的中下1/3部位的后方向下行,两个肌肉的肌腱从脚后跟的内侧走,然后相互交叉,前者的肌腱附着于四个小脚趾,后者的肌腱附着脚趾)。
   1、趾长屈肌引起跖骨形成足横弓疼痛,引起外侧的脚趾痛。拇长屈肌后者引起大脚趾下方的疼痛,第一跖骨的附近部位。
       2、大脚趾底部麻木是拇长伸肌触发点引起的典型症状。
   3、同小趾展肌相同的关联痛区。
足部肌肉
   骨间肌和蚓状肌引起局部的疼痛。
足背肌肉
   足背肌和骨间肌的治疗很简单,引起的疼痛是局部的,不会关联到其他很远的部位。
一、趾短伸肌和拇短伸肌(图10.39)、骨间肌
趾短伸肌的三个头附着于中间的三个脚趾,拇短伸肌附着于大脚趾。它们共同的疼痛区域覆盖了趾长伸肌、胫骨前肌、3号腓骨肌的疼痛区域。
骨间肌的触发点的疼痛主要位于脚趾根部,会延伸到脚趾尖。
足底肌肉
一、拇展肌(图10.45)
位于足底的内侧缘、一端止于跟骨,另一端止于大脚趾的趾骨,使大腿脚趾向下弯曲,偏离其他四个脚趾)
1、引起的疼痛主要位于脚后跟的内侧和内踝上部的小范围。
2、有时会压迫神经,引起脚和脚趾的麻木。
二、小趾展肌(图10.51)
  1、引起的疼痛,位于脚的外侧缘接近脚跟的地方,可达外踝上方。
  2、有时感觉像是扭伤的脚踝和脚外侧的疼痛很可能就是来自小趾展肌。
  3、最明显的触发点位于脚底外侧缘的脚跟处。
三、趾短屈肌(图10.53)
 附着于跟骨和趾骨,位于足弓的正中,趾短屈肌和趾长屈肌的触发点使足底前方跖骨头的部位产生明显疼痛。
   足弓的疼痛大多还是来自腓肠肌的触发点。尽管趾短屈肌占据了足弓,它并不引起足弓疼痛。脚和脚后跟的疼痛,足底筋膜炎,足弓有足底筋膜的“炎症”这个部位的压疼痛说明了筋膜的“炎症”。原因是趾短屈肌(浅层肌)和足方肌(深层肌)位于足底筋膜的深部,还有小腿的足底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五、  足底方肌(图10.55)
位于脚的深部,脚后跟的前方,完全被趾短屈肌覆盖。
1、引起脚后跟剧烈疼痛,就像是踩在石头上把脚弄伤了一样,误诊为“足底筋膜炎”、“脚后跟骨刺”。
2、“脚后跟骨刺”是真正存在的,但并不引起疼痛,很好的证据就是按摩之后,你的脚后跟不再痛了,来自于骨刺的疼痛是可以和肌筋膜触发点引起的疼痛共存的。
五、拇收肌(图10.56)和拇短屈肌(图10.57)
  1、拇收肌引起疼痛位于足底四个小趾的后方(四个趾骨头)。
  2、拇短屈肌引起疼痛位于脚底第一跖骨头的部位,有时也在大脚趾的内侧。
 3、上述二块肌肉引起走路时脚前部痛的主要原因。
六、小趾短屈肌(图10.60)
1、引发疼痛位于足底外侧缘,小趾的后方。
附:
展肌——拇展肌、小趾展肌;
短屈肌——趾短屈肌、拇短屈肌、小趾短屈肌;
伸肌——趾短伸肌、拇短伸肌、骨间肌。
第十一章 临床合用的触发点按摩
   本书于2001年第一次出版之后,我们已经和触发点治疗工作组中来自39个州的800多位按摩治疗师一起工作过。工作组的研究包括疼痛的自我治疗和临床治疗。
    按摩治疗师需要采用一种更贴近临床的方式来治疗疼痛。
触发点按摩是治疗大多数常见疼痛的最合适方法,并应在医疗系统的各个领域中进行传授,包括临床医生和实习生。按摩学院尤其要将该方法的基础知识教给学生。
治疗性推抚可用于全身各处的触发点按摩,传统的按摩手法会对于手造成严重的损伤。特别是揉捏法(大拇指)导致治疗按摩师本人受伤。
触发点按摩法所引发的疼痛所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治疗病人方面,我们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地解决他们的疼痛问题,且治疗会带来轻微的疼痛所取得。施力要集中,且要相对较轻。如果方法正确的话,会让人感觉很舒适,且与感觉不错的按摩一样令人放松。
评估
病人填写图表——疼痛图表,用红笔把疼痛的部位涂上。
交流
触发点按摩时治疗师需要与病人有更多的交流。
疼痛应是一种让人愉悦的疼痛,并且可以让人放松。
仰卧位治疗时,注意观察病人的面部表现,俯卧位时,观察病人是否出现全身紧张或对你的按压产生抵抗。
对纤维肌痛症患者,宁愿处理不足反而会更好。在初期几个治疗中,可将按摩触发点的时间限制在30分钟以下。
治疗师可以创造出促进自愈的条件。
反复、快速的深部推抚可以有效冲散触发点,特别是可以伸展的组织,这样可以起到治疗的作用。
最佳的治疗,只需不到12次的推抚,无需再管它,让机体自身完成剩下的
治疗,依靠自愈力量。
记住,机体任何部位的疼痛都可能是多块肌肉的触发点共同引起的关联痛。
找到触发点的主要标准,当按压它时会有极端的疼痛。最终的检测还在于用相同的力量按摩它,能否同时减轻压痛和关联痛及其相关的症状(征象)。
确定按摩触发点的最合适压力。通过自身的实践就能获知,如果你继续用差不多的压力按摩,疼痛就会有所缓解。
全身推抚
在治疗前后都应该轻抚肌肉数次,是精神上的一种需要,热身抚摩是帮助病人安静的一条有效途径。长的、缓和的轻抚按摩有助于抵消这种紧张。
全面推抚
推抚的距离更短,仅3—6英寸(7.5厘米——15厘米),仅限用于目标区域或肌腹的“活动领域”。
治疗性推抚
   触发点按摩治疗的核心,一种非常短的,反复的推抚,每次移动的距离不超过1——2英寸(2.5厘米—5.0厘米),在每一个触发点上做6——12次的推抚,移动皮肤,而不是从表面滑过,有助于放松筋膜。
   按照规则,手指与皮肤要近乎垂直,指端杯作为一个较锐利的工具,指腹是一个较钝的工具,且很快就使手疲劳。
治疗师应该了解人体功率学,只要有可能,应利用身体的重量而非肌肉本身来施加压力。
触发点按摩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你仅仅只治疗有问题的位点或者是忽略了其他的触发点。
治疗师(物理治疗师)使用牵拉治疗时需要更加谨慎。伸展只会使很多人的问题更加严重。安全的方法是,直到根除了全部触发点之后,才开始使用伸展治疗。
不用伸展治疗,恰当地使用触发点按摩也会凑效。应该牢记即使那些通过伸展治疗获得改善的人们,也是触发点使得他们的肌肉缩短了。当触发点消失后,肌肉自然会伸长,而活动范围也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按摩会带来一些新的症状,因为病人完全专注在主要问题上,而未能发现存在的一些隐患(次要问题),而按摩只是改善或除去了主要问题。实际上这种“新”症状(即次要问题),上升为主要问题,可能恰恰提示了问题的进展。
记住,你必须相信:机体有自我治愈的能力。你只需推抚触发点数次使组织恢复活力并完成非常特殊的微伸展,这是为治愈创造条件。
病人是我们的最好老师,当事情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发展时,就把它看作一次学习的机会。
后记
     举办一个自疗肌筋膜疼痛的活动。这是一个充满疼痛的世界。加入到教导大众关于触发点疗法的行列中来吧!
对于那些身体不适,浑身疼痛的人来讲,他们确实需要一本简单易用的指导手册,帮助他们找到触发点,并学会自我治疗。戴维斯的这本书正好满足了大众的这种需要,帮助很多人摆脱了不必要的麻烦——身体疼痛,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外科手术。
 
——罗伯特·杰温(美国神经医学专家)
附:《无痛一身轻》常用肌肉(约120对肌肉)
 
一、头颈部疼痛有关的肌肉(24块)
  1、颈部三块特殊的肌肉: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2、背部和颈部的肌肉:枕下肌群(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夹肌——颈夹肌——头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
    由浅层到深层排列:斜方肌——夹肌一一头棘肌——回旋肌——多裂肌。
  3、下颌、面部和头部肌肉:咬肌——翼状肌(翼内肌、冀外肌)一一颊肌一
一眼轮匝肌——颧肌——提上唇肌——喉肌(颈阔肌、二腹肌、下颌舌骨肌、颈长肌)——颞肌——额肌——枕肌。
    颞下颌关节(TMJ)由咬肌、翼状肌、颞肌、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引起的。
二、肩膀、上背部和上臂疼痛有关的肌肉(16块)
  1、斜角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后斜角肌。
  2、肩胛骨悬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
  3、肩袖肌群: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肩胛下肌。
  4、上臂肌群:三角肌——大圆肌——背阔肌
    ——喙肱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三、肘、前臂和手痛有关的肌肉(16块)
  1、肘部肌肉——肱肌
  2、手和指的伸肌: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尺侧腕伸肌
    ——肘肌——指伸肌——食指伸肌。
  3、手和指的崩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前二肌肉间)
    一旋圆肌——旋方肌——拇长屈肌。
  4、手部的肌肉:拇对掌肌——拇内收肌——骨间肌。
四、胸部、腹部和生殖器痛有关的肌肉(13块)    ’
  1、胸大肌——锁骨下肌——胸小肌——前锯肌——膈肌——肋问肌(肋间内
肌、肋问外肌)——腹直肌——腹斜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横肌)——一腰肌(髂腰肌、腰大肌)——骨盆肌肉(坐骨海面体肌、球海面体肌、耻尾肌、髂尾肌、尾骨肌)。
五、中背部、下背部和臀部有关的肌肉(13块)
  1、深层肌肉: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肋骨肌。
  2、浅层肌肉:最长肌——髂肋肌——棘肌——后踞肌——腰方肌
    ——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梨状肌。
六、臀部、大腿和膝部有关的肌肉(16块)
  1、阔肌膜张肌——缝匠肌——股四头肌(股直肌、股中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
  2、股内收肌群(耻骨肌、股薄肌、短收肌、大收肌肉)。
  3、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腘肌——跖肌。
七、小腿、踝部和足部痛有关的肌肉(21块)
  1、前侧肌肉:胫骨前肌——拇长伸肌——趾长伸肌
  2、外侧肌肉:腓骨长肌——腓骨短肌——3号腓骨肌。
  3、后侧肌肉:腓肠肌——比目鱼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拇长屈肌。
  4、足背肌肉:趾短伸肌——拇短伸肌——骨间肌。
  5、足底肌肉:拇展肌——小趾展肌——趾短屈肌——小趾短屈肌——
  拇短屈肌——拇收肌——足底方肌。
 
附:
    展肌—拇展肌、小趾展肌;
    短屈肌—拇短屈肌、趾短屈肌、小趾短屈肌;
    伸肌一趾短伸肌、趾短伸肌、骨间肌。
肌肉排列:后——中——外  臀大肌——髂胫束——阔筋膜张肌——股直肌。
返回>>

皖公网安备 34080202000127号